1.搶運潮來襲
對出海企業以及外貿商家們而言,關稅無疑是近期最關注的話題之一。
“到5月底的所有去往美國的航線都接近爆艙了。”“現在大家都在搶發貨,市場節奏非常緊張,目前整體已經接近爆艙。”……蘇州貝昂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貝昂智能”)的創始人章燕也表示,“美國客戶其實也很著急,比我們還著急。”
據了解,在《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宣布后,貝昂智能在美國俄亥俄州的客戶第一時間給章燕發來了信息詢問情況,“他們說關稅將降至30%,這對我們的加熱器和其他產品意味著什么?”
美國客戶發信息詢問?圖源:每日經濟新聞
自4月高額關稅加征以來,中美貨運情況并不樂觀,為了避開高到離譜的關稅,很多美國本土賣家們都暫停了來自中國的供應產品,只是謹慎銷售已有的庫存。
而這樣的情況之所以出現超級大反轉,還要從兩天前說起。彼時,中國與美國政府發布了一則聯合聲明,稱認識到雙邊經貿關系對兩國和全球經濟的重要性,并同意大幅降低此前加征的關稅。
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原文?圖源:商務部
其中,美方承諾暫停5月2日原定對中國商品加征的從價關稅,僅保留10%基礎稅率,還有24%的關稅在初始的90天內暫停實施,同時還取消了4月初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的兩道新增關稅行政令。
從聯合聲明來看,我們有90天的窗口期。由于未來難以預測,在情況比較穩定的當下,無論是對需要向中國供應商進貨的美國本土賣家來說,還是對出海美國市場的企業來說,當務之急都是抓緊時間囤貨。
于是該消息一經放出,外貿企業便迅速迎來了一波“搶運潮”,GEP咨詢副總裁Piatek稱,因各種不確定因素依舊存在,目前北美企業正大舉囤積庫存。章燕也表示“手機都快被客戶打爆了”。
但由于此前高關稅的影響,中美之間的貨船和集裝箱數量有所下降,面對激增的需求,不少從業者可能會經歷又一次巨大的考驗。
2.靈活應對
此前,海關初步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總額達2.63萬億元,同比增長10.8%,而從出口目的地來看,美國依舊是中國跨境電商最大的出口市場。
從美國消費者的特點來看,他們人均可支配收入較高,對價格的敏感度更低,而且更樂于嘗試新品牌。據Jungle Scout發布的報告數據表示,2024年,超過70%的亞馬遜賣家和品牌的貨物來源地為中國。
中國貨物占比高?圖源:techstartups
客觀來講,從過去的數據來看,美國市場的確是中國跨境電商賣家不可錯過的一片熱土。
但中美雙方的關稅博弈并沒有停止,此前美國對華關稅不斷提高、T86政策的取消等事件的發生,都在提醒著跨境電商從業者:過度依賴單一市場的風險始終存在。
在關稅政策變幻莫測的形勢下,也有許多中國跨境賣家正加快調整全球業務布局,通過拓展新興市場來分散風險,尋找新的增長點。
作為潛力同樣巨大的消費市場,歐洲地區消費者有著很強的消費能力,電商滲透率也在持續攀升,是尋找新增長很不錯的選擇。Ecommerce Europe發布的報告顯示,2025年歐洲電商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9159億歐元,年增長率為9.32%。
歐洲電商市場潛力巨大?圖源:dataiads
在變化發生時,跨境大賣們也早已行動起來了。
舉例來說,致歐科技就正在持續深耕歐洲本地市場布局,夯實歐洲大本營地位,從其發布的2024年財報來看,目前歐洲地區已經占該公司營收的61%,美國地區占比相對更少,僅為30.7%。與此同時,公司也在同步往德國線下渠道滲透,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歐洲市場占比高?圖源:致歐家居
章燕也坦言道,“美國市場預計今年整體會受關稅影響有所下滑,但這部分下滑可以通過東南亞等市場的增長抵銷,從而維持企業穩定發展。”據了解,除了美國市場,該公司產品在日本、東南亞、歐洲等區域也發展相當不錯。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關稅的調整是暫時的,90天之后的談判結果更加重要,甚至可能會影響未來幾年關稅走向。
總體而言,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中國跨境電商展現出的韌性令人驚嘆。目前,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仍然存在,賣家需要密切關注政策變化,及時調整經營策略。但可以肯定的是,當關稅起伏不定時,供應鏈效率、數字化能力、對全球市場的深刻理解,才是中國出海玩家真正的護城河。